人物简介
何茹静,爱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环境科学20级本科生,2022-2023学年必修课加权平均成绩94.02,专业排名第一,现已保研至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。她是中共党员,校级优秀学生干部,曾获国家奖学金、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20余项校级及以上奖项,并作为第一作者在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(IF=6.6)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,一篇英文论文在投。
“你认为自己是天赋型选手还是笨鸟先飞型选手呢?"何茹静顿了顿,回答说,“我属于后者。”
曾经,她是那个在部门面试前紧张得手足无措的女孩,一次次碰壁,让她倍感挫败。“然而,正是这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障碍,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追求。我选择成为那只‘笨鸟’,默默地努力,不断地飞翔。”
遇良师,引路科研航向
得益于导师张延宗教授引导与发掘,让她意识到了自己对科研的浓厚兴趣,也开始思考大学四年的规划。实验室氛围很和谐,师兄师姐们都很照顾这个初来乍到的师妹。小到找不到药品在药品柜里的具体位置,大到实验方案的构思和仪器操作,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指导着何茹静。“回想起那些日子,我仿佛还能感受到师姐在旁边耐心指导我操作真空干燥箱的情景。”
随着对实验室的进一步熟悉,何茹静开始尝试自己阅读文献、撰写方案进行试验,一步步参与到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中去。“科研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过程。当在实际操作的时候,我会充满好奇心,想知道自己设计的方案是否可行、结果如何。我会尽量还原我的方案并进行实验,然后对比测试结果与之前的数据。同时,我也会进行平行实验,以便比较和优化。我认为科研的目标不是追求最好的结果,而是一直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,因为能在这个过程里不断获得新的灵感,并且不断思考如何改进。”
科研是对于某个特定领域的深入探索,也是对于学习的一种加深。何茹静每周都会制定一个研究方案,并且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实验中。通常她会花一天到一天半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,最后再进行测试,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大约两三天的时间。平时她将学习和科研交替进行。在期末月份,何茹静会暂停科研工作,专注于学习和考试,而将科研安排放到寒暑假期间进行。
在学习中,何茹静发现大学课程相较于高中知识点不那么密集,就通过构建学科系统,把握好每一门课程的主线思路和框架,然后平时上课着重关注老师讲解的重点内容。这种习惯使她对知识的整体理解更加准确,期末冲刺也往往取得了更好的效果。
得益友,共楫科研浪潮
在大三的关键时刻,何茹静勇敢地打破了自我设限的藩篱,主动向张老师提出了担任科创项目负责人的请求。此前,何茹静并没有太多带领团队的经验,这让她在初期一度感到迷茫和不自信。张老师的悉心引导与帮助,让她逐渐找到了节奏;比赛被淘汰和论文被拒稿后的鼓励,也让她领悟到了面对一时失利时科研人应有的韧劲。于是,她召集大家一起梳理主体框架,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。她鼓励每个组员深入挖掘方向,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创造力。
当组员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,她会耐心地一对一地指导他们的工作,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。然而,科研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。他们曾遭遇过实验效果长时间达不成预期效果的困境,经过多次优化和尝试,仍然无法取得进展。面对这样的困境,何茹静并没有气馁,而是与成员们一起探讨实验思路,反思实验操作是否规范,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。那段时间,何茹静的工作量大大增加,日子却过得异常充实和满足。她深知,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,才能让自己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。
在疫情的特殊时期,何茹静展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决心。由于担心感染病毒,她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工作模式:与室友一起,晚上前往实验室工作,白天则休息和吃饭。这样的安排,既避免了白天人群密集时的潜在风险,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时间。在寒假期间,她与室友交替进行实验,互相协助,共同面对科研的挑战。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,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。
发自强,续谱科研华章
十年饮冰,难凉热血,内心深处对科研的热爱和对挑战的追求促使她跨越艰难险阻,奔往心之所向--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。在参加夏令营之前,她在创新创业领域的比赛成绩只止步于校级,论文当时也还处在期刊的外审状态。相比于夏令营其他入营的同学,何茹静并无明显优势。
"北京大学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所高等院校,刚开始报名时我也有些担心自己的能力。但我坚持敢想敢做的原则,一旦入选夏令营,我绝对珍惜这次机会,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。我认为,如果没有被录取,那是可以预料的结果;而被录取则算是意外之喜。因此,我只是努力做好准备,在准备过程中不给自己过大的压力。”
在北京大学夏令营中,何茹静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潜力。她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科研经历,特别是独立完成的一些重要实验。她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实验技能,更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展现出了出色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。这些经历让老师们眼前一亮,纷纷表示对她的赞赏和期待。
最终,何茹静成功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录取。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这一结果不仅是对她过去努力的肯定,更是对她未来求学道路的鼓舞和期许。